第1054章 啤酒和方便面-《原始文明成长记》
第(2/3)页
“区别?那区别可大了,高粱酒是白酒,性烈,暖身,但喝多了容易上头,不宜多饮;米酒和米汤一样,连汤带米喝起来还有股甜味,更似小吃,或者酒味的米粥,其实和酒关系不大。
“所以我这才想有没有可能用麦子制作一种新酒,酒精度不要很高,喝起来不是很醉人,但是口感清爽的低度麦酒,适合在炎炎夏日畅饮的酒类饮料。”罗冲闻言立刻就说起了自己的打算,不过却是没说这新酒和未来的食品工业化有什么关联。
詹荧不疑有他,白酒,她也不是没喝过,自然明白罗冲的意思,那高粱白酒夏天喝起来确实很上头,喝完浑身燥热不已,米酒更像是小吃,甜丝丝的颇受小孩子喜欢,汉部落还真没有什么适合夏季,喝起来口感清爽去火气的酒,既然首领都发话了,那就帮忙好了。
因为是做啤酒的缘故,并不需要把麦芽磨成粉状,只需碾碎,方便释放里面的麦芽糖即可,所以两人很快就把一麻袋的大麦芽磨完,不过到了浸泡麦汁这一步骤就比较犯难了。
罗冲是知道啤酒的酿造过程没错,也知道用水浸泡麦芽叫做糖化,但是用多少水泡多少麦芽,他却是完全不知。
不过不知道材料的比例也没关系,好在罗冲家大业大,些许材料还是浪费的起的,不知道比例那就挨个实验好了,总能把合适的比例试出来。
数了数让禁卫定做来的小木捅,一共十只,容积和桶装水的水桶差不多大,于是罗冲立刻模拟了十种不同的水麦比例,然后分别浸泡糖化,浸泡大概一个小时后,再过滤加酒花煮沸,最后晾凉降温加酵母,搅拌均匀封到木桶里发酵。
之后他又让詹荧到书房写了十张字条过来,分别把不同比例的麦汁贴上标记。
然而实际上,这些不同水麦比例调制出来的麦汁,也正是啤酒包装上常说的那个麦汁浓度,如果罗冲有心的话,一定会在前世的那些啤酒包装上发现这个比例,只不过他从来没在意过这些,所以才不知道罢了。
当然,不知道也无所谓,而且麦汁浓度这个东西,它本来也不是固定的,不同品牌的啤酒追求不同的口味,啤酒的麦汁浓度这个东西,从八九度到十四五度的什么样的都有,反正都能喝,并没有具体的标准,唯一就看人们喜欢什么口味了。
啤酒的发酵时间少则三日,多则十天,一般情况下通常是一个星期,发酵时间短就意味着生产周期短,这也是啤酒适合工业化的一个原因,不过也有精酿啤酒,有的需要长达一个月到四十多天的发酵期,据说开罐的时候麦香浓郁,但那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的操作,所以罗冲也没想过发酵那么久。
啤酒的具体发酵程度,还是跟起沫程度有关,想到这一点,罗冲不禁有些后悔,早知道弄几个大玻璃罐子用来发酵了,现在用木桶根本看不见里面啤酒的状态,只能到时候提前倒出来一些看看了。
把啤酒封装起来暂时等待发酵,接下来就是另一项食品工业化的重要项目了,说起二十世纪的食品工业,怎么也绕不开方便面这个发明,二十世纪那么多发明,要说方便面肯定不是什么伟大的存在,但却是影响快餐界的一道丰碑。
它是二战后由一个泥轰籍弯弯人发明出来的,当时泥轰正处于战后的衰败期,正是国家重建的时刻,而且各种资源极度匮乏,米国为了把泥轰变成他们另一种意义的殖民地,也给了不少的物资援助,其中就有大量的粮食。
可惜和泥轰人吃大米的饮食传统不一样,人家米国人都是吃面包的,大米没有,援助的面粉倒是一大堆,正巧泥轰喜欢吃拉面,而且战后连面摊都十分短缺,人们忙碌的工作一天,发现连吃个拉面都要排很久的队,于是才有了方便面诞生的温床。
第(2/3)页